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第一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

  

选择题

 

  1. 党的十六大是在哪一年召开的?

  A. 2001年

  B. 2002年

  C. 2003年

  D. 2004年

  答案:B

  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什么奋斗目标?

  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 全面建设和谐社会

  D. 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

  答案:B

  

填空题

 

  3. 党的十六大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第一次提出构建( )。

  答案:社会主义

  4. 党的十六大是在( )月召开的。

  答案:11月

  

判断题

 

  5.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是构建共产主义社会。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6. 党的十六大是在2002年召开的。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论述题

 

  7.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包括哪些方面?请简要论述。

  答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在经济建设上,要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政治建设上,要加强党的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在文化建设上,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建设上,要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这些方面的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答案以实际情况为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阅读

  • 48中共八大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____的时间。 A.十几年 B.几十年 C.上百年
  • 十八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A.充分就业B.共同富裕C.老有所养D.病有所医
  •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同时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坚持不断的改革?
  •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
  • 历史证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十分成功的,因为( )。
  • 党的十八大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总体要求,强调政治体
  • ( )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和辐射源。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 社会主义法产生的根本前提是( )。
  • 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牵引各方的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新发展理念中,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下列选项中,能被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继承的有()
  • 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的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特质决定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集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属性要求
  • 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党的()
  • 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是()
  • 提出-国家社会主义纲领-的是()
  •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快跑搜题 快跑搜题
    大学生搜题神器,包含国家开放大学题库,发送题目获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