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
1. 改革开放的三大历史里程碑事件依次是:
- A.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9年颁布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9年颁布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 C.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9年颁布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 D.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9年颁布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 正确答案:B。解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端,之后的宪法颁布和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
2.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改革措施?
- A. 乡村责任制
- B. 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
- C. 科技进步奖励政策
- D. 国有企业全部私有化
- 正确答案:D。解析: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发生在改革开放的后期阶段,初期主要是推行乡村责任制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填空题
3. 第一批试点城市中,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__________,对外开放率最高,引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
- 正确答案:特区。解析:深圳作为中国第一批设立的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率最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4. 1984年,中国正式推出的国际经济合作项目是__________项目,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程迈出了重要一步。
- 正确答案:深圳经济特区。解析:1984年,中国正式宣布设立深圳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试验田和窗口。
判断题
5.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重视吸收外资,积极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 正确答案:√。解析: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通过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现代化进程。
6. 邓小平南巡讲话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 正确答案:√。解析:邓小平1982年南巡讲话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论述题
7. 论述中国改革开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答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引进外资、推行市场经济、放宽对外开放政策等措施,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特别是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对外贸易的放开,加速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为中国的腾飞奠定了基础。同时,改革开放也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调整和文化观念的变革,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 分析中国改革开放的阶段特点及其演变。
- 答案:中国改革开放可以分为初期、拨乱反正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初期以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行为特征,重点是引进外资、调整经济结构;拨乱反正阶段强调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措施的深入实施;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则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